WFU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如何查詢自己吃的營養品是否含有運動禁藥?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很多人以為運動禁藥都是刻意去食用,但其實在營養補充品裡也暗藏許多誤食的風險,要如何確保自己吃的產品是可以安心使用的呢? 運動營養師要如何幫助運動員管理運動禁藥的問題?筆者整理了幾個參考的網站,對於會接觸到選手的運動營養師是很實用的工具唷!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D-核糖補充的新視角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D-核糖這個成分常見於各類運動補充劑,特別是訓前配方、肌酸混合劑與運動後恢復飲品中。這種源自於糖類代謝的單醣,為DNA、RNA及細胞內能量貨幣三磷酸腺苷(ATP)的組成基石之一。許多運動者可能曾疑惑:我們的身體本就能自行合成核糖,那麼額外補充是否有益?近年來的研究提供了更細緻的答案,尤其針對ATP恢復速度與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緩解,揭示了D-核糖潛在的輔助角色。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淺談國內外運動營養師認證制度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成為運動營養師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本文則聚焦於運動營養師在臺灣與世界各國的認證制度與實務執行現況,進一步釐清不同稱謂、法律保障與專業認證間的差異與聯繫。

破解乳酸迷思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乳酸對身體的影響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圖片來源:好食課食育團隊創辦人林世航營養師


過去的肌肉疲勞理論認為乳酸是主要限制耐力運動表現的罪魁禍首,乳酸被認為是無氧代謝的廢棄產物以及高強度運動時導致肌肉疲勞的原因,並直接導致運動時的代謝性酸中毒,導致肌肉收縮力降低和運動停止,並認為乳酸造成了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muscle soreness,簡稱DOMS)。然而許多的研究早已推翻了這些過去的論點。本文將針對常見對乳酸的誤解來一一的破解。

補充抗氧化劑真的有必要嗎?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Photo by Mateus Bassan on Unsplash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激烈運動後產生的自由基會造成細胞損傷,因此補充抗氧化劑可幫助減少肌肉酸痛與促進恢復。然而,近年研究指出,這些「有害」自由基其實也是肌肉與代謝適應的重要訊號之一。當我們過度補充抗氧化劑時,反而可能干擾訓練效果與健康益處。

運動膳食補充劑的挑選原則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在競技運動的世界裡,毫釐之差決定勝負。為了爭取每一絲提升運動表現的可能,運動員們對各種策略趨之若鶩,而膳食補充劑正是其中最受矚目的工具之一。在合法與安全的前提下,補充劑或許能提供競爭優勢,但選擇錯誤,卻可能導致健康風險甚至禁賽處分。究竟該如何挑選適合的運動膳食補充劑?這裡有幾個關鍵原則值得深入了解。

運動員版「我的餐盤」:跟著訓練強度吃出最佳表現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你聽過「我的餐盤」(MyPlate)嗎?這是一種簡單且視覺化的飲食指南,透過餐盤比例幫助人們理解各類食物的攝取分配。不過,這個概念是否也適用於高強度運動員呢?答案是:當然可以!而且更需要依據個人訓練強度與目標作出調整。

提升運動表現的關鍵推手──運動營養師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當兩位實力相當的運動員站上競技場,決勝關鍵往往不只是天賦與訓練,還藏在每一餐與每一口補給中。運動營養──這門結合營養科學與運動生理的專業領域,正悄然改寫著運動表現的天花板。而在這背後,運動營養師則扮演著無可取代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