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椰子水適合作為運動飲料喝嗎?

作者:曾怡鈞營養師




運動完大汗淋漓,許多人拿起一瓶椰子水,信心滿滿地說:「我不喝運動飲料,我喝天然的椰子水補水又補電解質!」這樣的選擇合理嗎?文獻確實支持椰子水是一種有營養的天然飲品,被認為兼具功能性與保健價值,但它能否真正達到補水與補充電解質的效果?對於經常運動或身處高溫環境的人來說,這可能不只是口感與健康印象的選擇,而是一項科學的取捨。

本文將帶你用營養師的視角,從椰子水的營養組成、研究實證,到實際應用,逐步釐清這個「天然運動飲料」的真相。


椰子水成分大解密:它補得了水嗎?


椰子水的電解質含量之所以受到注目,關鍵在於其高鉀(Potassium)含量。研究指出,每 100 毫升椰子水中,鉀含量約為 198至361.20毫克,相當可觀。此外,它還含有少量的鈉(Na⁺)、鈣(Ca²⁺)、鎂(Mg²⁺)、磷、維生素B1、B2、B3、B5、B6、B7和B9、維生素C以及多種胺基酸、酶類(如脫氫酶、澱粉酶、過氧化物酶、RNA聚合酶)和植物激素(如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多種碳水化合物,這些成分對維持體液平衡與神經肌肉功能至關重要。

根據 USDA 所整理的椰子水營養成分數據,椰子水的營養含量範圍會因品種和成熟度而異。例如隨著椰子成熟,大多數被檢測的電解質(如鈉、鈣、鎂、鐵、銅)和磷含量呈現增加趨勢,但同時,另有文獻指出鉀和氯含量會隨老化而減少;有些研究則顯示總糖含量在老化過程中會趨於下降,其中葡萄糖和果糖會隨成熟度顯著下降,而蔗糖則顯著增加,最後總糖量是否增加則取決於這些醣類的綜合變化和椰子品種。依據Purkayastha等人(2012) 的研究,將不同成熟度椰子水的營養成分做比較,如下表:

表一:嫩椰子 vs 成熟椰子營養成分比較

指標

嫩椰子水

成熟椰子水

滲透壓 (mOsm/kg)

250–295(偏低滲–等滲)

300–345(等滲–稍高滲)

(Na⁺, mg/100 ml)

20–60(普遍偏低)

80–120(接近運動飲料)

(K⁺, mg/100 ml)

200–300(鉀含量高)

250–350(高於多數運動飲料)

(Mg²⁺, mg/100 ml)

20–35

25–40

(P, mg/100 ml)

30–40

35–50


📌 小結:嫩椰子水滲透壓較低,能更快地被身體吸收,對於短時間或中低強度運動(如瑜伽、輕跑),椰子水已足夠補水但在大量排汗導致鈉流失的運動中,單獨使用其天然鈉含量可能不足以有效恢復體液平衡;成熟椰子水屬於等滲透壓至稍高滲透壓範圍,這使其更接近典型運動飲料的滲透壓。


為了便於比較,以下整理台灣常見運動飲料與椰子水的主要成分比較(每 100 ml,已換算成 mEq/L):

表二:台灣常見運動飲料與椰子水的比較

品項

Na (mEq/L)

K (mEq/L)

醣類 (%)

熱量
 (
100ml/Kcal)

椰子水(天然)

8.7–26.1

51.3–76.9

2–3

17–25

成熟椰子水(天然)

34.8–52.2

64.1–89.7

4–6

25–40

舒跑運動飲料

17.4

3.1

6.8

27.2

舒跑 S 運補飲料

15.7

2.8

4.3

17.2

寶礦力水得運動飲料

21.3

5.1

6.2

24.8

寶礦力 ION WATER

23.9

5.4

3.2

12.8

黑松 FIN 補給飲料

16.5

4.4

4.4

17.2

Dewy+ 運動飲料

23.9

2.6

5.0

20

黑面蔡運動飲料

32.6

3.3

5.5

22

📌 可以發現:椰子水的鉀含量顯著高於市售飲料,但嫩椰子水鈉含量可能不足。



自己「加鹽」補鈉,怎麼調最合理?


大多數的椰子水本身屬於「低鈉高鉀」的等滲飲料(市售商業包裝椰子水滲透壓多落在 280–320 mOsm/kg),因與人體血漿接近,液體容易進出細胞平衡可幫助快速補水,但若無額外鈉來源,補水效果恐受限。因此額外添加鈉,可以彌補椰子水的缺點。依據理想運動飲料的鈉濃度(約 20–50 mEq/L = 約 460–1150 mg 鈉/L),我們可依照椰子水容量來簡易調配:

表三:加鈉強化版椰子水調配配方

椰子水容量

建議添加鹽量(氯化鈉)

對應鈉含量

約略換算(家庭常用)

1 公升

1.25 公克

500 mg

1/5 茶匙

600 ml

0.75 公克

300 mg

1/8 茶匙

500 ml

0.6 公克

240 mg

少於 1/8 茶匙

330 ml

0.4 公克

160 mg

約一小撮(3指抓)


備註:
  • 建議使用精鹽或未加碘鹽,先溶於少量溫水後混合椰子水較不影響口感。
  • 若運動強度大、汗多、時間長(>1 小時),建議靠近上限(50 mEq/L)。
  • 可搭配檸檬汁或少量蜂蜜調味,增加接受度與能量補充。


與運動飲料 PK 補水與運動表現影響


多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在中等強度運動後飲用椰子水、市售運動飲料與白開水,補水效果相似,皆可有效補充水分,但在電解質補充(特別是鈉)上,椰子水略顯不足 。

另一項針對男性運動員的研究進一步指出,若將椰子水經過「加鈉強化」後(SCW:鈉含量約 20.1 ± 0.2 mmol/L,即約 46.2 毫克/100毫升),補水效果接近專業運動飲料,並且具有更好的液體耐受性。研究顯示,在 4 小時回補測試中,鈉強化椰子水的體液恢復率可達 100%,幾乎等同市售電解質飲料的表現且優於普通椰子水和白開水。

至於運動表現層面,研究發現椰子水與運動飲料對於跑步耐力、自行車表現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甚至在某些認知反應與反應時間測驗中,椰子水表現也不輸運動飲料。


什麼人適合用椰子水補水?哪些人不適合?


椰子水是很好的補水選擇,如果——

  • 進行的是中低強度運動(如瑜伽、快走、輕度慢跑)
  • 運動時間少於 1 小時,或者不是「爆汗族」
  • 天氣炎熱,僅需日常補水,無須額外碳水與電解質
  • 不喜歡人工添加物,追求天然食材

椰子水「不夠力」的情境包括:

  • 長時間耐力運動(如馬拉松、越野騎車、三鐵)
  • 高汗量運動員(特別是汗中鈉流失較多者)
  • 運動中或後容易出現抽筋、頭暈等低電解質現象
小技巧:若想在比賽或高強度訓練時使用,可在其中加入少量電解質粉或一小撮食鹽,讓它成為更接近「等滲飲料」的補水選項,甚至搭配香蕉等富鉀水果,讓補水效果更全面。


天然≠合適,補水要看需求


椰子水因其天然的甜味以及獨特的香氣與風味,成為許多人喜愛的飲料。它不僅是一種清爽的熱帶飲品,更是一種富含多種機能性成分的補水好選擇。對於輕度或休閒型運動族群來說,它既能提供水分、鉀與天然糖分,又不會像某些運動飲料含有過多糖分或人工色素。

但若涉及長時間或運動強度較高的族群,或天氣炎熱、流汗特別多,它的「低鈉」特性就顯得不足。請務必留意鈉與醣類的補充,必要時選擇科學配方的運動飲料交替飲用,或聰明調配出你專屬的「進階版椰子水」,幫助維持體液平衡和預防低鈉血症。

記得——天然不代表合適,有策略地補水才是健康關鍵!根據運動強度、時間與環境,選擇合適的補水策略,才是真正聰明的做法。


參考文獻


  1. Ismail, I., Singh, R., & Sirisinghe, R. G. (2007). Rehydration with sodium-enriched coconut water after exercise-induced dehydration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38(4), 769.
  2. Kalman, D. S., Feldman, S., Krieger, D. R., & Bloomer, R. J. (2012). Comparison of coconut water and a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sport drink on measures of hydration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exercise-trained me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9(1), 1–10. 
  3. Marapana, R. A. U. J., Chandrasekara, C. M. K. V., & Aponso, M. M. W. (2017). Nutrient fortified king coconut water as an isotonic thirst quenching beverage for sports men and women.
  4. Pérez-Idárraga, A., & Aragón-Vargas, L. F. (2011). Postexercise rehydration with coconut water,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 or plain water.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8(1), 15.
  5. Saat, M., Singh, R., Sirisinghe, R. G., & Nawawi, M. (2002). Rehydration after exercise with fresh young coconut water, carbohydrate-electrolyte beverage and plain water.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Applied Human Science, 21(2), 93–104. 
  6. Yong, J. W. H., Ge, L., Ng, Y. F., & Tan, S. N. (2009).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conut water. Molecules, 14(12), 5144–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