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深夜,手機跳出選手的訊息:「我可以問一個智障問題嗎?不准生氣喔!」接著是一張泡麵與麥當勞的對比圖,問:「哪個比較健康?」——這不是笑話,而是真實發生的故事。身為運動員,當食物選擇有限、訓練滿檔,泡麵就像速食界的萬能解方。但它真的只能當"罪惡感來源"嗎?其實,用對方式吃,泡麵也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泡麵的原罪
泡麵常被認為是「高鹽、高油、低纖維」的代表。一碗泡麵就含有800~2000毫克的鈉,佔一天建議攝取量的1/3到2/3,再加上少量蛋白質與蔬菜,當然被打入冷宮。但這不代表它無藥可救!
泡麵含防腐劑?那是都市傳說
「泡麵含有防腐劑,吃多會變木乃伊。」幾乎是每個人都聽過,用來被恐嚇不要多吃泡麵的台詞,從小被嚇大的我們也在記憶裡根深蒂固地把泡麵與防腐劑畫上等號。其實,泡麵能保存半年,靠的是高溫油炸或風乾脫水製程,而非加防腐劑。只要控制好水份、溫度、生菌數等會導致食物腐敗的因素,就能夠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因此即使泡麵的保存期限長達半年,製作過程卻完全不需要使用防腐劑,並且我國法規也禁止在泡麵中添加防腐劑,安心吃吧!下面這個影片是由《食力》雜誌所製作,帶您一窺泡麵的製作過程。
如何讓泡麵吃得健康?
加料才是王道
- 加入鋁袋裝即食肉品、蛋、豆腐、魚肉罐頭,補充蛋白質。
- 搭配生菜沙拉或水果(如番茄、香蕉、奇異果)補足纖維與鉀,有助排鈉、抗水腫。
- 一餐至少補足1~2份蔬果,均衡營養、穩定能量。
自己煮更升級
- 若有熱水壺或電湯匙,建議選用非油炸麵,減少油脂攝取。
- 減量使用調味包,用天然辛香料(如辣椒粉、胡椒)增味。若
- 能以生鮮肉菜煮麵,比罐頭組合更營養。
補鉀幫助代謝鈉
- 深綠蔬菜與水果(香蕉、木瓜、火龍果)含鉀,有助排鈉與水分平衡。
-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2–4份水果、3–5份蔬菜。
脫水過磅後可喝泡麵湯補給?分情況!
在部分量級項目的選手,流傳著過磅後喝泡麵熱湯來舒緩胃部飢餓不適感的方式,由於脫水過磅後需要盡快回補水分及電解質,因此高鈉含量的泡麵湯也不失為一個補充電解質的途徑,但要注意不要加入調味油包,以免影響吸收速度。
對於其他非前述情形的選手,由於泡麵製作過程使得麵體本身就已經含鹽,再加上調味料包中所含的鈉,攝取過多的鈉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建議少喝泡麵湯,並多喝水來幫助代謝。
參考資料:
《食力》雜誌──食專題,泡麵特別企劃。